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心灵之约,芯梦启航:青软集团与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探AI时代心理学育人新路径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9

为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深化产教融合、开拓就业新空间,9月19日上午,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付国花、应用心理学专业教研室负责人武传伟、教研室主任程亚楠一行受邀走进青软集团,与青岛青软晶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侠及技术团队展开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心理学”未来图景的深度对话。这场跨界交流,不仅是校企合作的一次务实探索,更是一场关于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心理学为桥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共同培育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思想碰撞。

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学与AI的跨界融合

座谈会上,付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此次交流的深层目的:我们此行不仅是“访企拓岗”,更是“问道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使命是立德树人,而在AI重塑世界的今天,如何确保技术发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而非使人异化为技术的附庸,是我们的核心关切。应用心理学专业必须主动与前沿科技对话,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

武教授从专业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合作的具体方向:我们设想中的“人工智能+心理学”,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它是希望学生能理解AI的“思维”逻辑,从而更深入地研究人类的认知与情感;同时,也能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去设计更具人文关怀、更符合人类认知习惯的智能系统。这是“心”与“智”的相互赋能。程主任补充道,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场景将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培养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最佳试金石。

产学研协同:从“实验室”到“应用场”的贯通

青软集团作为深耕微电子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正面临技术落地中的人因挑战。张侠总经理表示:AI产品需要更精准地理解用户需求、适应人类认知习惯。例如,在人机交互设计中引入认知心理学理论,或通过心理数据分析提升智能系统的情感计算能力——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潜在空间。她提出,企业可提供技术平台与实战项目,学校则贡献理论研究与人才资源,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将从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作为切入点,并探索“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未来可能拓展至心理健康智能硬件研发、人机协同决策优化等前沿领域,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情怀与使命:在技术浪潮中守护“人的温度”

这场交流的背后,是对技术与人文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考。付书记总结道: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在AI时代,我们既要拥抱技术赋能,更要警惕工具理性对人文精神的侵蚀。校企合作的意义,正是为了让技术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武教授则以诗意的语言描绘愿景:我们期待培养的学生,既能用代码编写智能系统的“骨骼”,也能用心理学知识赋予其“血肉”与“灵魂”。

此次访企拓岗行动,超越了传统的就业对接,升华为一场关于教育本质与未来的前瞻性思考。它标志着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主动拥抱变革、回应时代叩问中,迈出了坚实而富有情怀的一步。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