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9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研室开展集体磨课活动。本次集体磨课活动立足学院课程建设实际,以“分课程组聚焦、全学院联动”的形式推进。
各教研室教师们齐聚一堂,以“打磨精品课程、优化教学环节、强化育人实效”为目标,围绕教学课件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等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为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高质量课程凝聚智慧力量。
在思政课课程组磨课现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聚焦“抽象理论具象化”难题,共同探索“理论+案例+实践”的教学路径。教师们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设计“案例解析—小组辩论—实践思考”的教学环节,将抽象的哲学原理转化为学生可感知、能理解的生活实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磨课专场,授课教师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展示,从案例选取、逻辑框架到互动设计逐一呈现,有教师提出“可结合本地红色资源补充案例,增强学生代入感”,也有教师建议“优化课堂讨论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转向‘主动思’”。同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课程组教师们也纷纷围绕教学目标是否精准、案例是否贴合学生认知等问题展开交流,思政课各课程组磨课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概论》《商标法》《律师实务》《文化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各个专业课课程组通过分课程研讨、交叉点评、成果共享的方式,为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与育人实效优化注入新动能。作为心理学类课程,《文化心理学》课程组围绕夯实专业基础、融入思政内涵、创新教学实践等核心目标展开磨课讨论,课程组教师逐一梳理教学中的具体困惑。《商标法》课程组教师对“法治育人”理念进行深度思考,围绕理论阐释、案例更新、思政融合等关键难题进行磨课点评和交流。各专业课课程组教师们观点交锋,磨课现场讨论氛围浓厚且富有成效。
本次集体磨课活动,不仅为学院全体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互鉴共进的平台,更推动了课程教学从“单兵作战”向“集体攻坚”转变。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建立集体磨课长效机制,持续聚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难点,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打磨每一堂课,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以正确思想引领筑牢其精神支柱,以扎实专业教育夯实其成长根基,实现“德”与“才”的全面赋能。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