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航天发展的四个阶段:
(1)古代飞天理想(嫦娥奔月、万户尝试)
(2)新中国成立后的奠基阶段(钱学森贡献、东方红一号卫星)
(3)自主发展阶段(北斗导航系统突破)
(4)载人航天发展(神舟系列飞船、空间站建设)
识记关键事件: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返回(2024年)
理解航天精神内涵:自主创新、团结协作、爱国奉献
2.能力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技术封锁下的突围路径(如北斗系统替代GPS)
(2)通过时间轴梳理航天发展脉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4)感悟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5)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科技报国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东方红一号的历史意义
北斗系统自主研发突破
神舟飞船系列任务演进
难点:
技术封锁背景下中国航天的逆境突破逻辑
三、教学方法
史料分析法:结合PPT图片(如万户飞天装置、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飞船对接动画)解析关键事件
对比研讨法:对比分析"银河号事件"与北斗系统建设的因果关联
时间轴建构法:按PPT时间线索梳理从1949年至今的航天重大节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内容依托
1min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播放央视主持人采访航天员视频截图
3min
第一篇章:
千年飞天梦
讲述嫦娥奔月神话、万户火箭实验
5min
第二篇章:
奠基与突围
钱学森归国信件内容、东方红一号发射背景
5min
第三篇章:
自主之路
北斗系统三阶段发展历程
5min
第四篇章:
筑梦苍穹
神舟飞船迭代历程、嫦娥六号月背采样
4min
总结升华
情感共鸣
习主席航天寄语
五、逻辑设计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 古代:神话想象 → 万户实践
├── 近代:钱学森归国 → 东方红一号(1970)
├── 现代:北斗组网(2020)→ 嫦娥探月(2024)
└── 当代:空间站时代 → 青年接力
六、作业设计
基础题:绘制1970-2024年中国航天重大事件时间轴
拓展题:分析"沃尔夫条款"对中国航天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PPT中美技术封锁案例)
实践题:设计简易卫星导航定位装置模型(参考北斗系统原理)
七、教学反思要点
(1)学生对技术封锁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理解深度
(2)历史事件与当代航天成就的关联性认知
(3)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科学探索动力的实效性